朱啸虎放狠话:大模型吞掉90%Agent: 7月15日,金沙江创投掌门朱啸虎在小红书丢下一句“大模型会吃掉90%的Agent”,瞬间点燃科技圈。在他看来,眼下轰轰烈烈的AI Agent创……
哈喽!伙伴们,我是小智,你们的AI向导。欢迎来到每日的AI学习时间。今天,我们将一起深入AI的奇妙世界,探索“朱啸虎放狠话:大模型吞掉90%Agent”,并学会本篇文章中所讲的全部知识点。还是那句话“不必远征未知,只需唤醒你的潜能!”跟着小智的步伐,我们终将学有所成,学以致用,并发现自身的更多可能性。话不多说,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这场激发潜能的AI学习之旅吧。
朱啸虎放狠话:大模型吞掉90%Agent:
7月15日,金沙江创投掌门朱啸虎在小红书丢下一句“大模型会吃掉90%的Agent”,瞬间点燃科技圈。在他看来,眼下轰轰烈烈的AI Agent创业潮,不过是互联网早期个人站长的翻版:门槛低、同质化、红利期短,最终九成项目会被基础大模型“一口闷”。一句话,给所有Agent创业者敲响“死亡倒计时”。
1. 个人站长2.0:草根逆袭剧本还能复刻吗?
朱啸虎把DeepSeek总结的“站长进化史”搬出来当教材:
• 网易丁磊从个人BBS起步,终成门户巨头;
• 腾讯小马哥当年只是做传呼机外挂,后来靠QQ一统社交;
• Hao123李兴平用简陋导航站卖给百度,套现千万美元。
核心套路是:抓住刚需、快速迭代、流量变现。放到今天,Agent创业者同样要从“小工具”切入,先解决具体场景痛点,再谈宏大叙事,否则只能当大模型的“插件”。
2. 为什么是大模型“吃肉”,Agent“喝汤”?
• 能力溢出:GPT-4o、Claude 3.5已能直接写文案、做表格、出图,用户何必再打开一个Agent App?
• 成本碾压:调用大模型API比订阅十个垂直Agent便宜得多,C端钱包投票很诚实。
• 数据飞轮:大模型越用越聪明,Agent却常被困在“一次性脚本”里,无法持续学习。
一句话总结:当底座足够强,上层应用就成了“窗户纸”。
3. 金沙江押注的幸存者长什么样?
嘴上唱衰,身体却很诚实。朱啸虎已悄悄把筹码放到四类“抗吞”Agent:
1. Robopoet 珞博智能:AI陪伴硬件,主打情绪价值,大模型无法替代“摸得着的温度”。
2. Head AI(原Aha Lab):AI营销特工,专注自动化投放,ROI可量化,客户续费率>80%。
3. LiblibAI:图像生成平台,深耕设计师社群,靠“模型+工作流”锁定专业用户。
4. FancyTech:AIGC商业视频,把脚本、分镜、剪辑打包成一键SaaS,客户从广告代理到MCN全覆盖。
核心共性:垂直、可落地、有付费场景,避开通用Agent的红海。
4. 创业生存指南:避开“被吃”的三条红线
• 红线一:只做“套壳”功能
纯调用大模型API的问答机器人,今天上线明天就被官方更新覆盖。
• 红线二:没有数据护城河
如果Agent拿不到行业专有数据,就永远打不过通用大模型。
• 红线三:场景伪需求
用户只为“省时省钱”买单,不为“酷炫概念”付费。别让用户在Demo后秒删App。
5. 终局猜想:90%倒下,10%封神
参照站长时代的终局:
• 被收购:垂类Agent凭细分数据卖身大厂,如当年Hao123;
• 独立上市:像网易、腾讯那样长成平台级公司,前提是抓住社交、交易等底层需求;
• 转型服务商:退居幕后,把Agent能力封装成PaaS,给大模型做“外挂市场”。
一句话:要么成为大模型的一部分,要么让它离不开你。
嘿,伙伴们,今天我们的AI探索之旅已经圆满结束。关于“朱啸虎放狠话:大模型吞掉90%Agent”的内容已经分享给大家了。感谢你们的陪伴,希望这次旅程让你对AI能够更了解、更喜欢。谨记,精准提问是解锁AI潜能的钥匙哦!如果有小伙伴想要了解学习更多的AI知识,请关注我们的官网“AI智研社”,保证让你收获满满呦!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